近日,武汉一位老人买到苦瓠子,整盘吃掉后连续腹泻数十次。到医院就诊竟已肾衰竭。专家提醒,发苦瓠子中的葫芦素可在短时间内引发剧烈腹泻与呕吐,并且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。因此,若瓠瓜味道发苦,应立即停止食用。
一周前,73岁的张先生到菜市场买了根瓠子回家。清洗炒熟后张先生第一口就觉得瓠子有点发苦,但觉得“苦味能清火”,张先生将整盘瓠子吃完。没过多久,张先生开始出现剧烈腹泻的症状,接连腹泻几十次后,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赶紧把张先生送到附近医院就诊。
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急诊科,张先生的各项检查结果显示严重脱水、电解质紊乱。同时他的肌酐指标也出现了升高,达到了200多μmol/L,这意味着他的肾功能已经出现了损伤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肾小管坏死,甚至需要血液透析。随后,张先生被转入肾病内科,并接受了补液、止泻、调节肠道菌群、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。好在因为就医及时,经过治疗,张先生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,肾脏功能也得以逐渐恢复。
“植株在开花期受到高温、干旱或虫害等应激时,会异常合成并蓄积剧毒的葫芦素。”该院古田院区肾病内科位红兰主任介绍,由于苦瓠子与正常瓠子外形相似,仅凭外观无法辨别,所以往年像张先生这样误食发苦瓠子中毒就诊的患者也有不少,多数患者在进食后1~4小时内出现呕吐、腹泻等症状。所幸张先生就医及时,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
因此,位红兰主任提醒,苦瓠子与正常瓠子外形相似,仅凭外观无法辨别,且即使高温烹饪也无法破坏其毒性。如果吃到苦瓠子,应立即整盘丢弃。一旦进食后出现口腔发苦、剧烈腹痛、频繁呕吐或腹泻等症状,必须立刻停止食用,并保留剩余食物备检,同时尽快就医。此外,丝瓜、黄瓜等葫芦科瓜类若在烹饪或入口时明显发苦,同样可能蓄积葫芦素,也应整盘弃用,切忌继续食用。
版权所有 © 2019 武汉市第四医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01799号-1 电话:83782519(武胜)、83930038(常青)、68831300(古田)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910号
健康武汉官微
官方微信
微信挂号